“规模化分布式源荷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与稳定控制技术”专题 特约主编寄语

在“双碳”目标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双重驱动下,配电网“高比例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的双高特性逐步凸显,新能源发电的强不确定性与电力电子装备的低惯性给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运行控制与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

为展示上述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共享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电工技术学报》编辑部组织出版了“规模化分布式源荷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与稳定控制技术”专题。专题邀请天津大学贾宏杰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唐巍教授,天津大学肖迁副教授、冀浩然副教授担任特约主编,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响应和大力支持。经编辑部组织审稿专家进行论文评审,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最终确定将8篇论文收入本专题,涵盖配电网建模、优化运行、稳定控制以及故障恢复等领域。

在配电网建模方面,《柔性互联输配一体化电网有损潮流的精细化建模及应用》提出一种计及网损差异化补偿的柔性互联输配一体化电网潮流精准建模方法,解决了输-配电网和交、直流电网损耗补偿的差异化建模难题。

在配电网优化运行方面,《基于半正定规划的交直流主动配电网三相有功无功联合优化》提出一种交直流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方法,降低了配电网运行成本,抑制了配电网电压的三相不平衡程度;《考虑柔性资源多维价值标签的交直流配电网灵活调度》提出一种考虑柔性资源调控特性差异的交直流配电网灵活调度方法,充分发掘了配电网柔性资源的调节潜力与协同能力,并有效提高了模型求解的效率和精度;《考虑多重不确定性与电碳耦合交易的多微网合作博弈优化调度》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环境下多微网系统合作运行及电碳耦合交易的优化调度策略,实现了多类型灵活资源的高效接入与管理,解决了各微网的经济、低碳运行难题;《基于随机-Nash-Harsanyi讨价还价博弈的光伏-氢储能多主体分散协同调度》基于Nash-Harsanyi讨价还价理论建立了光伏-氢储能的多主体合作运行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分布式求解方法,实现了光伏-氢储能多主体的分散协同调度,大幅降低了氢储能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光伏运营商的收益。

在配电网稳定控制方面,《基于子网优先级驱动的交直流混合微网集群双向互联变流器分散式控制策略》提出一种考虑各子电网优先级和电能质量需求差异性的互联变流器分散式控制策略,实现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集群功率的自主协同控制;《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恒定带宽及稳定裕度的自适应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基于环路增益测量的自适应控制策略,提升了逆变器对弱电网的适应性及系统运行稳定性。

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面,《考虑转供与重构协同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提出一种基于柔性互联装置和网络重构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策略,保障重要负荷不停电转供的同时提高了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水平。

衷心感谢众多专家学者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感谢《电工技术学报》编辑部为本专题的选题、策划、组织和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希望本专题的出版能够为关心和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配用电领域的核心理论创新、关键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推广。

特约主编:width=70.5,height=32.25 width=60,height=39.75width=61.5,height=32.25 width=62.25,height=39.75

2024年5月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ZT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