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
|
具有两级磁阀的消弧线圈关键参数设计
吴茜, 蔡旭, 徐波
上海交通大学风力发电研究中心和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0
Design of Key Parameters About Two-Stage Magnetic Valve Arc-Suppression Coil
Wu Xi, Cai Xu, Xu Bo
WPRC & SKLO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摘要 在磁阀式消弧线圈的设计中, 磁阀的参数设计是整个消弧线圈设计中最关键的问题, 它包括磁阀截面面积和长度的设计。本文通过对磁阀式消弧线圈的工作电流进行解析分析, 得到其工作电流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 对电流调节深度、中小磁阀截面配比与饱和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推导。从经济性、调节曲线连续性、保证一定的电流调节深度、谐波水平最低这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提出了一套针对磁阀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 根据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 对实验室已有样机的参数改进设计, 并比较改进前后消弧线圈的谐波水平和工作范围, 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
自励磁 ,
磁阀 ,
消弧线圈 ,
参数设计
Abstract :Design of parameters about magnetic valve is the most critical issue in the design of two-stage magnetic valve arc-suppression coil. The parameters of magnetic valve include the sectional area and the lengt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gnetic valve arc-suppression coil’s operating current, the formula of fundamental component and the harmonic components in the current are obtained. On this ba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th of the current regulation, ratio of medium cross section area to the small one, and the magnetic valve’s saturation level are derived. Integrated from four considerations: the economy, regulation curve continuity, guarantee a certain depth of current regulation, and the lowest harmonic level, a set of design method for the magnetic valve parameters is propos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the parameters of the laboratory prototype are improved, and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riginal parameters and the new parameters are satisfied.
Key words :
Self-magnetic biase
magnetic valve
arc-suppression coil
design of parameters
收稿日期: 2010-10-25
出版日期: 2014-03-07
基金资助: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8DZ1200504, 09DZ120130)
作者简介 : 吴茜 女, 1986年生,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消弧线圈的设计、小电流接地与选线研究。蔡旭 男, 1964年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配网安全与电力电子、电能质量控制与用户电力、配电自动化与保护, 风力发电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引用本文:
吴茜, 蔡旭, 徐波. 具有两级磁阀的消弧线圈关键参数设计[J]. 电工技术学报, 2011, 26(10): 224-231.
Wu Xi, Cai Xu, Xu Bo. Design of Key Parameters About Two-Stage Magnetic Valve Arc-Suppression Coil.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1, 26(10): 224-231.
链接本文:
http://dgjsxb.ces-transaction.com/CN/Y2011/V26/I10/224
[1] 刘味果, 李彦明. 单相接地故障中消弧线圈暂态电流的迭代学习控制[J]. 电工技术学报, 2007, 22(11): 163-168. [2] 邵国君, 蔡旭. 带偶倍频反电势负载的偏磁消弧线圈数字励磁系统[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 30(11): 67-71. [3] 周丽霞. 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数学分析及仿真研究[D]. 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2006. [4] 田娜. 磁阀式可控电抗器在消弧线圈中的应用[D]. 山东: 山东大学, 2010. [5] 张建文, 蔡旭. 快速自励式消弧线圈研究及应用[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6, 26(9): 78-81. [6] 赵永, 张建文, 蔡旭. 基于自由偶次谐波原理的偏磁式消弧线圈研究新方法[J]. 高压电器, 2010, 49(6): 14-17. [7] 田翠华, 陈柏超. 低谐波双级饱和磁控电抗器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 2006, 21(1): 19-23. [8] 陈柏超. 新型可控电抗器饱和电抗器理论及应用[M]. 武汉: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1999. [9] 刘传彝. 电力变压器设计计算方法与实践[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0] 陈湘, 童泽, 欧阳广. 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工作特性及其仿真研究[J]. 高压电器, 2009, 45(2): 53-56.
[1]
赵子先, 康龙云, 于玮, 张健彬, 李杰. 基于简化时域模型的CLLC直流变换器参数设计 [J]. 电工技术学报, 2022, 37(5): 1262-1274.
[2]
马小勇, 王议锋, 王萍, 孟准. 燃料电池用交错并联型Boost变换器参数综合设计方法 [J]. 电工技术学报, 2022, 37(2): 397-408.
[3]
颜湘武, 张伟超, 崔森, 黄瀚燕, 李铁成.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电压源逆变器频率响应时域特性和自适应参数设计 [J]. 电工技术学报, 2021, 36(zk1): 241-254.
[4]
皇金锋, 李林鸿, 任舒欣, 刘树林. 考虑滤波电容等效串联电阻的输出本质安全型Buck-Boost变换器分析与设计 [J]. 电工技术学报, 2021, 36(8): 1658-1670.
[5]
张戬, 刘炜, 潘卫国, 张浩, 谢伟, 葛洲. 基于改进暴力搜索算法的全双向变流供电系统参数设计 [J]. 电工技术学报, 2021, 36(23): 4896-4904.
[6]
高国庆, 雷万钧, 袁晓杰, 卫才猛, 崔耀.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全状态离散迭代建模与输出电压纹波分析 [J]. 电工技术学报, 2021, 36(2): 330-340.
[7]
皇金锋, 韩梦祺. 交错控制双输入Boost变换器的能量传输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分析 [J]. 电工技术学报, 2021, 36(14): 3022-3033.
[8]
曹文远, 韩民晓, 谢文强, 李蕊, 袁栋.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电压源型逆变器负载电流前馈控制及参数设计方法 [J]. 电工技术学报, 2020, 35(4): 862-873.
[9]
周兴达, 陆帅. 一种基于消弧线圈和静止同步补偿器协同作用的配电网消弧结构与方法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9, 34(6): 1251-1262.
[10]
杨良, 王议锋, 涂世杰, 李国栋, 陈培育. 用于含谐振零点的多谐振元件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参数设计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9): 2055-2067.
[11]
杨影, 张杰鸣, 徐国卿, 王爽, 汪飞. 转速负反馈在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中的应用研究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23): 5459-5469.
[12]
韩冲, 张波. 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高频逆变器的特性分析和参数设计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21): 5036-5050.
[13]
季宇, 王东旭, 吴红斌, 吴鸣, 吕齐. 提高直流微电网稳定性的有源阻尼方法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2): 370-379.
[14]
周念成, 肖舒严, 虞殷树, 王强钢. 基于质心频率和BP神经网络的配网故障测距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17): 4154-4166.
[15]
杨用春, 肖湘宁, 郭世枭, 高亚静, 张波.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工程实验装置研究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16): 3743-3755.